尹文涓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
定价:48元
目 录
丛书总序 /周振鹤
原版序言 /张格物(Murray A. Rubinstein)
原版谢辞
中文版序 /雷孜智(Michael C. lazich)
引言
第一章 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
第二章 在华基督徒协会
第三章 实用知识传播
第四章 鸦片、政治和福音
第五章 传教士外交:服务政治的诱惑与危险
第六章 上帝的形象:译名之争
第七章 华北传教站:上海VS“天京”
第八章 传教士外交:已成就和未实现的千禧年之约
参考文献
专有名词中英对照表
译后记
中文版序
雷孜智(Michael C. Lazich)
随着21世纪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崛起,
间所发生的文化和政治上的最初接触及进展,
和文化传播者,
传教士们的首要目标是将他们深信不疑的基督教传播给中国人,
的异质文化。
对于传教士在中西关系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其固有的矛盾和双重性,
事业的认同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强调传教活动的积极因素,
那些对于基督教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持更为批评的态度的学者,
的无耻帮凶。这本关于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的研究,
的生平事业进行客观而中允的评价。
家”,因此,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中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交流在中美历史关系中的微妙作用,则日益成为中、
本书译者尹文涓能认识到本书的研究对于深入探究中美之间跨文化对
领域的丰富积累,以及她出色的英语水平,
望这一切都能为中文读者所欢迎和赏识。
译后记
我很高兴终于可以就本书的翻译过程和内容写一个简短的说明。
记得是在2002年1月,我和作者雷孜智博士在北大首次见面,
《中国丛报》。我向来认为翻译是一项需要极其谨慎、
者的研究之间的许多契合点、以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友谊,
译书初稿本来于2002年底就已经完成,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
大学出版社编辑张民老师的鼓励,
当然,我选择翻译这本书的最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价值。
学会会长,在他那篇著名的就职演说《七十年代的任务》中,
下,传教士研究成为中国史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教士个案研究三个方面。传教士个案研究中最有特色的著作之一,
动、传教事业、外交活动三个层面,
国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宗教生活和对外传教运动的兴起做了细致分析,
本书另一可贵之处是其流畅而精细的行文风格,
析,展现了他高超的组织材料的能力。
雅”难齐全,这也是本书中译本的遗憾。
关于本书译文范例有三点说明。其一,本书涉及外国人名、地名,
首次出现时,均提供英文原文。其二,
所提及的传教士中文著述(如《东西洋考》中的文章)
引文一律“还原”为原书刊上原有模样,不做任何订正。其三,
文对照,原文涉及特别常见的中文地名、专有名词有删节,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为本书翻译提供了帮助的人。
域的学者Kurt Selles 和Gerald Anderson博士为我的疑惑提供了及时的解答。
地从头至尾审校了译稿,凡发现有不实之处,
本书得以付梓,
尹文涓
2007年10月于北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