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 1929- )认为,自启蒙运动以降,一种普遍、放之四海皆准的理性观是不充分的,这导致多种相互竞争而又无法协调的传统相继出现,他指出,在这些诸传统中...
林子淳:汉语神学的类型学思考
本文的前提是国内参与汉语神学的学者将继续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语境内进行论述,故我们必须就此语境来考量汉语神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下我们将透过汉斯.弗莱(Hans W. Frei)对现代基督教神学类型的探讨来...
何光沪:汉语神学在中国大陆学术界:现状与展望
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汉语神学」概念的提出、论证和逐步推广,随着「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宏大翻译出版计划的展开、持续和渐显成效,汉语神学这一看似新鲜但内涵久远、略有争议但论据充分的观...
曾庆豹:华人神学的语言转向及其诠释的冲突 ---教会性神学与人文性神学的争端
从罗秉祥在《时代论坛》第四一九及四二○期提出「中国亚波罗」的模糊性、争议性的概念,引起在《时代论坛》一连串的争端,参与讨论的人包括江大惠、李景雄、李秋零、张贤勇、梁家麟、博凡等人,分别环绕着「文化基督...
杨慧林:神学解释学的人文学价值——汉语神学研究的可能进路
至少从非信仰者的角度看,基督教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合法性身份,始终是一个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的问题。其中就研究而言的关键在于:当我们介绍基督教的神学思想、整理基督教的传播历史、敍述基督教对社会-文化的实际影...
李向平:汉语神学:对社会与教会的双重思考
一般说来,神学是教会在思考。 这种观念有如宿命论,把神学限制为一种教会内的思想运作。它预设的命运,就是神学如果超越了教会,它就会朽坏为无本之木、枯竭为无源之水。 然而,超越了教会和教派的汉语神学,却在...
王晓朝:略论汉语神学研究三特质
由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鼎力推动的汉语基督教神学研究(以下简称汉语神学)在风风雨雨中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它对中国社会(包括中国学术在内)的影响虽然尚未充分显露(时间毕竟还短),但学术成果斐然(这...
张旭:基督教神学的汉语之路:走向汉语神学第二期
“汉语神学”之名最初得之于刘小枫。刘小枫说:“所谓‘汉语神学’的提法,起初有提供一个语言形式的箩筐之意,回应当今汉语学术的地缘文化状况。”[1]可见,“汉语神学”的命名并没有半点企图建立某个自成一家的...
张宪:马克思主义与基督宗教汉语神学建设
一. 引言: 汉语神学对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回应 几年前,我受邀到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作学术讲演,第一次就马克思主义与基督宗教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后,就这一主题,我利用各种场合继续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思考,...
刘小枫:现代语境中的汉语基督神学
按现代学的认知原则,对现代现象的知识学反省当首先把政治-经济域(现代化论域)、个体-群体社会域(现代性论域)和个体言述思想域(现代主义论域)作分析性的界分,以便确定现代学诸问题的实在位置。1这并不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