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利利的歌聲:迦南詩歌與當代中國家庭教會》(2020)

ChineseCS 新书出版评论3,037字数 4294阅读14分18秒阅读模式
書籍簡介:
在中國教會廣為傳唱的迦南詩歌,緣起於呂小敏的個人靈歌。自1989年以來,迦南詩歌傳播到家庭教會、五大宣教團隊、三自會、城市新興家庭教會、天主教會,甚至海外華人教會,業已成為華人基督教最知名的本土象徴之一。本書旨在分析迦南詩歌的宗教經驗和教會認同,以揭示迦南詩歌與當代中國基督教的互動發展。
迦南詩歌的生成,反映出河南教會的發展史,包括1970年代的地下聚會,1980年代的宣教團隊,以及1990年代的鄉村教會復興。迦南詩歌在傳統聖詩和鄉村靈歌之外,開創了新的詩歌空間,回應了宣教需求。而家庭教會也從唱鄉村靈歌轉變為唱迦南詩歌。
迦南詩歌反映了當代中國基督徒的鄉土生活、家國情懷、性別議題、身體經驗等。更展現了遊方傳道人走出「中國的加利利」,呼喚「上帝救中國」和「中國福音化」。這些都塑造了宣教團隊領銜的福音運動的特色。當迦南詩歌進入不同社群,如傳統本土宗派、三自會、改革宗以及海外華人福音派,他們因為儀式、神學、品味、認同等原因,而對「唱迦南詩歌」產生更多元的態度。伴隨迦南詩歌從河南鄉村傳到華人教會,它在宣教動員、靈修介質、信仰告白、身份認同等扮演獨特角色,可由此細緻展現當代中國基督教的多元內質。
.
作者簡介:
徐頌贊,中國大陸青年學者、作家。1993年生於浙江寧波,2017年獲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學碩士學位,台灣神學院2017年度「馬偕研究學員」,著有文化隨筆《時尚宗教學》(三民書局)。曾在《台灣宗教研究》、《景風》、《文化中國》、《中國時報》、《世界日報》、《台灣教會公報》、ChinaSource等發表文章,在澎湃新聞開設專欄。曾獲得「中國少年作家盃」全國一等獎,政治大學陳百年先生學術論文獎、優秀陸生獎。曾在台灣宗教學會、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台灣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美國普度大學等發表學術論文或公共演講。
.
▸作者:徐頌贊 / Song-zan Xu
▸定價:350元
来源:https://rccc.cycu.edu.tw/
前言:这本书是如何诞生的

人,为何歌唱呢?与其说,这是一个宗教学的问题,不如说是关乎人的存在事件。在唱诗中,人们慢慢进入另一种存在状态。正是「另一种」,在不断地吸引著我,去凝视和沉思。在学术的帮助下,我得以重新理解曾经忽略的细节,比如迦南诗歌。这样的益处,当然并不限于学术。

这本论著的完成,得益于蔡彦仁教授的启发。在 2016 年的一次晚餐中,我们不经意间聊到了迦南诗歌,他越听越有兴趣,并用坚定的眼神告诉我,对迦南诗歌的系统研究一定会成为一座富矿,从中能汲取诸多宝藏。在我写出初稿后,蔡老师更是一页页批注,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当然,他也亲自与我一起前往河南进行田野调查,融入到当地的基督徒中间,一起唱诗讚美,感受诗歌与信仰群体的互动。2019 年,蔡老师离开了人世,他对学术和信仰的热忱、投入和深切的反思,依然激励著我前行。

这本论著的前身是我的硕士论文,在 2017 年 12 月顺利口试通过,除了蔡老师,还有两位审查委员,中央大学王成勉教授、辅仁大学徐玫玲教授,他们的意见也让我收穫颇丰。谢谢台湾神学院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和林鸿信教授提供「马偕研究学员」的访学机会,助我在台神图书馆搜集资料。谢谢中原大学吴昶兴教授帮助出版本书。在田野调查中,河南方城团队、信阳合一教会、吕小敏以及南阳福音堂的接待令我感铭。

最后,我必须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宽容并支持一个年轻人长期沉浸在思想文化事业之中,悠游于读书研究和田野调查。谢谢我的各路好友,与你们的讨论和碰撞,一直滋养我。

无论如何,这是我23到24岁写成的「少作」,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欢迎各方的批评和建议。

因为这座岛屿的接纳,我得以安静思考写作。我盼望,终有一天,生活在东亚大陆上的弟兄姐妹、父老乡亲,都能自由而无惧地开怀歌唱!

本书简介

在中国教会广为传唱的迦南诗歌,缘起于吕小敏的个人灵歌。自1989年以来,迦南诗歌传播到家庭教会、五大宣教团队、三自会、城市新兴家庭教会、天主教会,甚至海外华人教会,业已成为华人基督教最知名的本土象徴之一。本书旨在分析迦南诗歌的宗教经验和教会认同,以揭示迦南诗歌与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互动发展。

迦南诗歌的生成,反映出河南教会的发展史,包括1970年代的地下聚会,1980年代的宣教团队,以及1990年代的乡村教会复兴。迦南诗歌在传统圣诗和乡村灵歌之外,开创了新的诗歌空间,回应了宣教需求。而家庭教会也从唱乡村灵歌转变为唱迦南诗歌。

迦南诗歌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徒的乡土生活、家国情怀、性别议题、身体经验等。更展现了游方传道人走出「中国的加利利」,呼唤「上帝救中国」和「中国福音化」。这些都塑造了宣教团队领衔的福音运动的特色。当迦南诗歌进入不同社群,如传统本土宗派、三自会、改革宗以及海外华人福音派,他们因为仪式、神学、品味、认同等原因,而对「唱迦南诗歌」产生更多元的态度。伴随迦南诗歌从河南乡村传到华人教会,它在宣教动员、灵修介质、信仰告白、身份认同等扮演独特角色,可由此细緻展现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多元内质。

研究特色

1. 目前第一本系统性研究「迦南诗歌」的学术专著;

2. 平衡「局内人」(insider)与「局外人」(outsider)的视角,回溯整理中英文学界大部分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角度;

3. 结合文本分析、田野调查、口述访谈、宗教诠释学、基督教人类学等跨学科方法。

本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缘起:敢有歌吟动地哀

第二节   界定「迦南诗歌」

一、范围与版本

二、主题分类

第三节   文献回顾:迦南诗歌的既有研究

一、总论

二、分论

三、小结

第四节   反思与提问

第五节   研究进路

一、诗与宗教的诠释互动

二、文本、田野与史料的互相参照

第六节   正文概况

第二章   迦南诗歌的生成

第一节   吕小敏的诗歌传记

一、「主啊,我算什么」

二、进入方城团队

三、牢房里的歌声

四、「你从远方知道我」

五、「响遍整个寰球」

第二节 「中国的加利利」:河南家庭教会与宣教团队的演变

一、河南家庭教会的兴起

二、走出乡土:宣教团队与游方传道人

第三节   唱诗的演变:从乡村灵歌到迦南诗歌

一、1970年代的灵歌与殉道歌

二、1980年代的诗本

三、「老调」与「新歌」:三类诗歌的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迦南诗歌的宗教经验

第一节   乡土的福音

一、在乡土中国

二、出乡土,入迦南

三、乡土的转化理路

第二节   家国的福音

一、家的叙事:「家庭教会」的内在理路

二、国的叙事:国族福音的生成路径

三、家国福音及其张力

第三节   性别的福音

一、自我与他者

二、神圣建构

三、信仰实践:离开家母,寻找天父

第四节   身体的福音

一、身体经验及其动员

二、身体的两种转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唱迦南诗歌与社群认同

第一节   唱或不唱:五类基督教社群的比较

一、五大宣教团队及其福音派家庭教会

二、城市新兴改革宗教会

三、中国大陆境外华人福音派群体

四、本土宗派

五、三自会的分歧

第二节   认同的叠合与差异

第三节   迦南诗歌的余韵

第五章   从迦南诗歌聆听当代中国基督教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附录一   吕小敏访谈稿

附录二   迦南诗歌经典选录

后记       宗教是什么:来自中国教会的回响

参考文献

内容节选

诗与宗教的诠释互动

(第一章 第五节)

 

基督教有两本书,圣经和圣诗,前者是神对人的启示,后者是人对神的回应。16世纪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便把圣乐放在除神学外最尊荣的地位,盖因诗章颂词能生动地传达敬虔与神学思想。路德认为圣乐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珍贵礼物,甚至可以掌控人的思想、意志、心灵和精神。赞美诗本身即有凝聚情感、组织社群的作用。

基督宗教赞美诗(hymn)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学,融合犹太、希腊与拉丁文化,历经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而愈加丰富。不同时代、地域的赞美诗形式多样、层出不穷。例如在18至19世纪,美国浸信会出现了福音音乐——一种结合滑音唱法、喜悦呼喊,由佈道者与会众共同创造的新音乐形式。又如18世纪开始流行的神剧,用以描绘耶稣生平,混合独唱与合唱。

赞美诗不仅是文本的书写,更是个人或团体的歌唱,涉及身体实践、群体展演等,共同构成连续生成、外延的宗教现象。

在宗教研究学界,也有「宗教当作诗」、「宗教当作音乐」等提法,盖因学界对「宗教」的定义纷争不断、各循所在。有人提出宗教可作为歌诗、音乐,以其异于科学语言、逻辑概念与定义的艺术化手法,来描绘宗教的多元与丰富。

在启蒙理性高涨的时代里,19世纪德国神学家、哲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强调宗教情绪发自人的感性范畴,源头在于人的敬虔之情,一个人的呼召即是他生命的乐章。因此人的敬虔情感、想像、直觉,更接近「宗教」与无限可能的超越世界。从这个角度看,「宗教」更偏向艺术,而非教义。

若从艺术出发,又可看到什么样的宗教图景呢?英国文艺批评学家Walter Pater(1839-1894)便认为「一切艺术到精微境界,都求逼近音乐,因为艺术须能泯灭实质与形式的分别,而达到这种天衣无缝境界的只有音乐。」

诗歌不但是个人宗教经验之表达,也体现出社群故事与身份象徴。当代美国宗教学者Andrew Greeley(1928-2013)将宗教当作诗歌,宗教源自给人以新盼望的经验,这些宗教经验形成象徵,由众人共享,逐渐形成一个传讲故事、展演仪式的宗教社群。

宗教经验不仅有关个人体验,也有关社群之建构。赞美诗为人所书写,故事为人所唱咏,也逐渐成为群体心灵与身份认同的象徵,塑造不同形态的社群想象、教会认同与身体实践。因此,赞美诗作为一种音乐与诗的宗教知识与象徴体系,是宗教经验的独特载体和言诠方式。透过分析与诠释赞美诗,必定助益于宗教经验和社群故事之展现。

面对赞美诗及其体现的宗教生活,吾人须以诠释的方式进行理解。20世纪初,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提出「普遍的诠释学」(universal hermeneutic),他关注人类所有的生活及其行为中所有人都共享的表达方式,有指示(sign)、象徴(symbol),言说、书写等。

诠释者透过一种「重新生活」(re-living)的方式,来获取对作者或文本(他者)的理解。「理解」意味着重新发现、界定自我和他者。诠释的文本并不局限于书面文字、经典,也可以是电影、艺术、身体等,甚至是「看」、「听」、「唱」这些理解行动。

对于赞美诗这种独特的宗教文本,涉及更加细腻敏锐的宗教体验,不能被当作一种可以被对象化的客体,来加以分析、理解为某种模式,我们要问的是「发生什么了」!

继续阅读
 最后更新:2020-4-1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