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曼:《科学在中国 (1550-1900)》(2016)

ChineseCS 新书出版评论5,866字数 1644阅读5分28秒阅读模式

艾尔曼:《科学在中国 (1550-1900)》(2016)
作者: [美] 本杰明·艾尔曼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On Their Own Terms : Science in China 1550-1900
译者: 原祖杰
出版年: 2016-5-1
页数: 692
定价: 6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ISBN: 9787300219509

内容简介 · · · · · ·

《科学在中国 (1550-1900)》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本杰明·艾尔曼在对中国学术思想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1550至1900年科技发展史的一次重要探讨。17世纪初,欧洲人在钟表、杠杆和滑轮等重要机械制作上已经领先于中国了,但同时他们也在向中国人学习丝绸和瓷器 的制作技术。基督教传教士对于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无论是耶稣会科学知识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嫁接,还是新教徒影响下欧洲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都为后来晚清改革者和国共两党精英所一致倡导的科学进步奠定了基础。与许多学者贬抑中西接触之前乃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不同,艾尔曼从中国人的自然史观和学科分类等角度论证说,中国人对科学从来不乏兴趣,这也正是传教士介绍的欧洲科学能够在明、清朝野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艾尔曼在本书中重新审视了一个被学术界一直视为当然的观点,即科学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失败的,而在欧洲、日本是成功的。为了剥离甲午战争以来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明、清中国科学失败论的外壳,艾尔曼以惊人的耐心和毅力考察了与中国科学以及中国人科学思维相关的各个领域,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重构现代科学的努力。

作者简介 · · · · · ·

本杰明·艾尔曼 Benjamin A. Elman, 1946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80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教授(1986—2001)以及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双聘教授(2002-)。主要从事中国文明史、清史和 中国思想史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思想文化史(1000-1900)、中国科学史(1600—1930)、帝制晚期中国教育史以及中日文化史(1600-1850)。著作主要有《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1984)、《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1990)和《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2000)。

目录 · · · · · ·

地图、插图和图表目录
中国的朝代
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导言
导言
发现正确的概念坐标
文人的知识理论应该是什么?
商业扩张语境下的晚明经学
印刷技术与出版
异常现象在明代中国和早期近代欧洲的自然化

第一章耶稣会到达前夕的明代经学化
按照名字排序
收藏收藏家
晚明经世之道、数学和基督教
在文本中收集事物

第二部分博物学与耶稣会士

第二章晚明历法危机与格里高利改革

明代钦天监的发展
明代历法危机的演变
格里高利改革
耶稣会与晚明历法改革

第三章17世纪中国与耶稣会的通融政策

明、清时期中国的欧洲“科学”和自然研究
文人对清初历法改革的抨击
南怀仁与康熙皇帝

第四章18世纪早期西学的局限

康熙皇帝与梅文鼎
礼仪之争及其遗产
康熙朝的法籍耶稣会士
牛顿世纪与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局限

第五章作为盛清时期绘图和工艺专家的耶稣会士

18世纪的测定法和绘图法
绘图法、中俄关系和清帝国利益
耶稣会在清朝技艺、器械和技术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考据学与博物学

第六章考据学和对古代学术的重建

清初对朱熹和王阳明的批评
医学著作及对古文物的恢复
陈元龙及其《格致镜原》
中国古代数学的复兴

第七章探求真理与盛清数学

盛清时期的格物观
考据时代的数学
本土主义和19世纪早期的数学

第四部分现代科学与新教徒

第八章1880年之前的新教徒、教育和现代科学

在中国的新教徒
上海的新教徒和现代科学
近代数学和微积分的介绍
上海格致书院

第九章中国晚清时期的现代科学建设

早期的科学入门书籍
艾约瑟的《格致启蒙》和中国的达尔文问题
从格致书室到课艺
有奖征文题目和它们的科学内容
1872年以来的医学传教和有奖征文中的医学问题
自然神学、达尔文和进化论

第五部分清代的改良主义与现代科学

第十章1860年后政府的兵工厂、科学和技术

从华人为传教士工作,到传教士为朝廷工作
后太平天国时期的改良派和晚清科学
上海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的技术学科
海战以及失败折射出的清朝改良
对洋务运动的再思考

第十一章20世纪被取代的传统中国科学和医学

经过日本中介的西学
科学与戊戌维新派
从传统数学到现代数学
中国的现代医学
明治日本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影响

附录1唐代算经
附录2一些有关化学的翻译,1855—1873
附录3《格致须知》,1882—1898
附录4中国部分军工厂纪年表,1861—1892
附录51886年《格致启蒙》目录
附录61886年《格致启蒙》中的23个学科
附录71877—1903年中国出版的各种科学丛书
附录8官方遴选的上海格致书院部分课艺题目
附录91915—1927年组织的科学协会
中日文参考资料
致谢
索引
译者絮语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