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嘉:《天主教世界的复兴运动(1540—1770)》(2015)

ChineseCS 新书出版1 3411字数 898阅读2分59秒阅读模式

夏伯嘉:《天主教世界的复兴运动(1540—1770)》(2015)

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的影响无处不在。经历“宗教改革”的冲击以后,天主教世界进行了自我革新与复兴运动,深刻影响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发展历程。本书对特伦多大公会议之后两个多世纪的天主教历史进行了极其有价值的综述和探讨,参考了至少8种不同语言的学术成果,立论严谨,文笔清晰,内容广泛而又细致,可谓该领域的最新权威著作。

夏伯嘉编著的《天主教世界的复兴运动(1540-1770)》已被翻译成德文、意大利文与西班牙文,在美国、英国、德国、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多所大学被用作教科书,是从事近代早期欧洲历史和天主教研究的必读书。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第1版 (2015年10月1日)
外文书名: The World of Catholic Renewal,1540-1770
平装: 25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08132474

编辑推荐
夏伯嘉编著的《天主教世界的复兴运动(1540-1770)》根据来自特伦特丰富的档案资料展示出中世纪教士的生活,他们与家庭及邻里的关系,以及受到承认和鼓励的、但与教会法律的传统规范有所冲突的文化模式。对16世纪中期特伦多大公会议到18世纪耶稣会遭镇压期间天主教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描述,根据丰富的档案资料,还原了宗教改革以后天主教复兴的过程,揭示了天主教在欧洲社会的广泛影响,是欧洲史、天主教史的代表性著作。

作者简介

作者:(美)夏伯嘉 译者:余芳珍

夏伯嘉(R.PO—CHIA HSIA),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Edwin Erle Sparks讲座讲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出生于香港,先后求学于香港地区、英国、德国和美国,是近代早期欧洲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的著名学者。已出版专著和编著十余部,其中多部作品被译为日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德文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特伦多大公会议
第二章 新兴修会
第三章 胜利型教会
第四章 好战型教会
第五章 殉道型教会
第六章 罗马教廷
第七章 主教和牧师
第八章 反宗教改革的圣人
第九章 虔诚女性、守贞女、被魔鬼附身的人
第十章 艺术和建筑
第十一章 天主教书籍
第十二章 伊比利亚半岛教会和帝国
第十三章 亚洲的天主教传教团
第十四章 从胜利到危机
尾声

继续阅读
评论  1  访客  1
    • Hanks
      Hanks

      《天主教世界的复兴运动1540-1770》中的翻译错误和问题
      2015-12-23 01:08 秋水_燕都_RUC
      阅读 993

      据我所知,这本《天主教世界的复兴运动1540-1770》可能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部专论天主教改革,或者叫反宗教改革的中文书。不过,遗憾的是,这部书的翻译质量却实在不敢恭维,只是简单翻阅了一下,便可发现大量的错误和问题:

      1 许多地方不使用通行的译法,或者出现音译错误

      例如,美第奇叫梅迪奇,波吉亚叫贝佳斯,波旁叫布邦,旺多姆叫凡登,瓦卢瓦叫瓦卢,伊纳爵叫以革那提,布尔日叫布尔吉,奥斯曼叫奥图曼(还好没叫奥特曼),施马卡尔登联盟叫史摩卡德联盟,黑森叫赫斯,米尔堡叫慕尔柏克,普法尔茨叫巴拉丁奈特。

      2 用自己的解释代替特定的专有名词

      例如,东印度(the Indies)译成“未开化地区”,西班牙光照派或阿隆白朗陶斯派(alumbrados)译成“神秘主义教派”。

      3 前后译法不一致

      前面叫锡耶纳,后面叫西耶那。有时是马克西米连,有时又成了麦西米连,有时又是马克西米利安。有时是费迪南,有时又是费迪南德,有时又成了弗南多。耶稣会创办的学院,有的地方叫学院,有时又叫公学,甚至还有称之曰书院者。最夸张的是,第10页把圣天使堡译成圣·安哲罗城堡倒还说得过去,但在同一页的下面又把这个名字译成了“卡斯特兰觉罗”,就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况且,从情节判断,前面说的是关到这里头来,后面说的是从这里头放出去,怎么也能判断出是同一个地儿吧。。。

      4 一些明显的笔误

      诸如公爵写成了伯爵,还有这个麦奇迪(而且哪怕是译成麦迪奇,也和前面的梅迪奇不一致),还有最后那个史班尼亚,我已经笑了一晚上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