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感官与感觉

ChineseCS 会议动态28,3391字数 1968阅读6分33秒阅读模式

2015年5月16日-17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深度工作坊“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感官与感觉”在复旦大学逸夫楼圆桌会议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董少新教授组织,邀请不同专业背景下的海内外学者从感觉史角度对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展开深入探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引驰教授,文史研究院副院长董少新教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凯特·费舍(Kate Fisher)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夏伯嘉教授分别发表开幕致辞。

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感官与感觉-图片1

  16日上午第一场由陈引驰教授主持,设有三个主旨发言。首先由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人类学教授大卫·豪斯(David Howes)发言,他长期从事跨人类学角度文化视角的感觉研究,以《作为感觉交流的文化交流:从感觉研究的视角看中西文明的相遇》(Cultural Exchange as Sensory Exchange: A Sensory Studies Approach to the Encounter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为题,紧扣工作坊主题介绍了感觉历史和感觉的人类学的起源和发展,探究了这一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并考察在中国战国时期和西方的中世纪时期的感觉,分析了这两种不同文化构成各自的思想基础,构成了近代早期中西方的感官交流的文化背景。

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感官与感觉-图片2

  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教授就艺术史的角度,以17-18世纪中欧之间的印刷品为研究对象,就其中体现的对中西交流的感觉认知展开论述。他指出交流是多样的,不能只看西方对中国或者中国对西方的影响,而是借助文献、图片、艺术品、建筑、团体、礼仪等材料从历史的角度发现在两者“之间”发生的交流和交融及其创造出的新语境,将我们的思想和概念“移位”到当时,并获得重新观察历史的角度。

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感官与感觉-图片3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夏伯嘉教授则从传教士文献中发掘传教会人士对身体、食物等感官享受的态度,分析了传教士文献中对感官的记载,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方济会士等不同教会传教士对食物秩序的要求,通过举出不同的具体案例指出了他们在中国的处境和使命,最后提出了该研究的秩序化需求。

  第二场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张巍教授主持。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布兰顿·加拉赫(Brandon Gallaher)教授首先以《品味并观看上帝的善:精神感觉传统的传承与演变》(‘Taste and see that the Lord is good’ (Ps. 34:8): The 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iritual Senses Tradition)为题介绍了基督教中的“灵性感觉”(Spiritual Senses)的概念,并分别举出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两位人物来介绍了东方基督教和西方基督教对“灵性感觉”的不同传统。其次,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蒋薇博士从斋戒的角度分析了食物与罗马天主教廷教义的关系,透视了16、17世纪欧洲对斋戒的历史状况,她尝试用感觉研究的方法介入斋戒冲突这一中西交流中的宗教问题,为研究中国天主教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感官与感觉-图片4

   第三场由英国华威大学何安娜(Anne Gerritsen)教授主持,首先由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孟华教授以“景德镇神话”的具体案例,从西方人生活改变的角度为感觉与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范本。她以中国瓷器在法国18世纪兴起“中国热”后的广泛传播,丰富了法国人对感官“享受”的追求,满足了洛可可艺术对“人”的重视。接着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庄岳教授就儒家与伊壁鸠鲁学说中对心灵变化、感官和美德的哲学态度,探讨园林中体现出来的感觉。最后由复旦大学白若思教授从具体的艺术品中体现出来的中国艺术与中国风格,探讨17-18世纪中国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与欧洲不同的文化现象,强调在艺术风格的行程变化中中俄、欧洲与俄罗斯之间互相的交流融合。

    17日第四场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员邓菲教授主持,台湾中研院赖毓芝首先发表了题为《“驯化”全球:乾隆宫廷<兽谱>中的文艺复兴图像与知识》的演讲,聚焦在1750-1761年间乾隆朝的宫廷绘画《兽谱》,指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自然历史的形象和知识是如何在这幅画中得到体现的,并分析了画中风格、颜色等新技巧的运用,诠释了物质层面上全球的图像流通是如何在中国传统政治修辞的对话中建构起乾隆的“世界观”的。法国雷恩第二大学的夏梨博士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了中欧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具体案例,即乾隆的宫廷西洋画师王致诚(1702-1768),分析了他的中国经验对其视觉感觉的影响和作用。

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感官与感觉-图片5

   第五场由复旦大学文博系刘朝晖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顾卫民教授介绍了16-17世纪耶稣会传教艺术中的天使形象,台湾大学施静菲从工艺美术史的角度介绍了西洋的百层木套杯在进入中国后在清宫的审美和历史中功能和意义得到了转化。第六场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司佳教授主持,英国华威大学何安娜教授从味觉的角度介绍了近代早期亚欧交流中的酱油的具体案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凯特·费舍教授从身体欲望的角度介绍了英国伦敦博物馆中的的色情品收藏,发现西方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和性态度的理解。第七场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庄岳主持,同供职于该校的柯琳娜·瓦格纳(Corinna Wagner)教授介绍了中国对身体的表达和西方历史中对中国艺术与医学中的视觉的认识。最后,复旦大学董少新教授从视觉文化史的角度,选取了审美、解剖等几个角度多维度透视了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眼睛”。

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感官与感觉-图片6

    在圆桌讨论环节,学者们就参加此次工作坊的体验进行了深入交流,纷纷表达了对这一方法的认同与思考,并提出了更多的反思和建议。学者们通过经验交流,打开了对“感觉研究”新层面的思路,提出需要由有形的感官转向无形的感觉,同时也扩展了该方法的应用领域,不仅从艺术史方面,也将从文学历史、医学史等各个方面提出建议,刺激对跨文化交流和文化构建方面的反思。

感同身受—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感官与感觉-图片7

 

继续阅读
 
评论  2  访客  1  作者  1
    • heiland
      heiland

      请查看原文:http://icscc.fudan.edu.cn/index.php?c=article&a=show&id=315

      • Ann
        Ann

        可以請問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嗎?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