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中国:比较研究视角下的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
作 者: 刘树森 编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1
- 字 数: 258000
- 版 次: 1
- 页 数: 303
- 印刷时间: 2010-1-1
- 开 本: 大32开
- 印 次: 1
- 纸 张: 胶版纸
- I S B N : 9787208086562
-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研究基督教在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 作用的一部论文集,全书分中国形象、翻译策略、宗教理念、 文化教育、政治定义五大方面, 涉及一些研究者通常不太注意的方面,如钱德明与中国音乐、 蒙古使徒景雅各以及翻译和诠释宗教经典上体现出的文化理念方面的 差异等。本书论文所选角度和研究方法比较独特, 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三位权威学者周振鹤、 孟华和杨慧林为本书作序。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中国形象
被俯视的文明:19世纪美国来华传教士视阀中的中国形象
从钱德明与中国音乐的关系看其文化身份的变化
蒙古使徒景雅各笔下的蒙古人形象
翻译策略
明末清初传教士变译考察
《教务杂志》中“God”汉译讨论研究
季理斐夫人与《喻言丛谈》—— 清末民初西方来华新教女传教士文学翻译的考察
关于丁韪良译介《万国公法》的若干问题
宗教理念
乾隆朝江南两次教案述论
理雅各的儒教一神论
从合儒到超儒——由《天主实义》与《天儒印》 看明清传教士经典诠释
文化教育
北京同文馆与广州博济医校的比较研究
日本经验与民国时期中国基督教学校的立案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中西干事比较研究—— 以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
政治定义
西译中述与晚清“西方政治之学”的型塑——以江南制造局译印《 佐治刍言》为中心的讨论
近代中日基督教和平主义者的命运—— 以徐宝谦与贺川丰彦为个案的比较研究
论文作者简介
编后记
序二
序三
中国形象
被俯视的文明:19世纪美国来华传教士视阀中的中国形象
从钱德明与中国音乐的关系看其文化身份的变化
蒙古使徒景雅各笔下的蒙古人形象
翻译策略
明末清初传教士变译考察
《教务杂志》中“God”汉译讨论研究
季理斐夫人与《喻言丛谈》——
关于丁韪良译介《万国公法》的若干问题
宗教理念
乾隆朝江南两次教案述论
理雅各的儒教一神论
从合儒到超儒——由《天主实义》与《天儒印》
文化教育
北京同文馆与广州博济医校的比较研究
日本经验与民国时期中国基督教学校的立案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中西干事比较研究——
政治定义
西译中述与晚清“西方政治之学”的型塑——以江南制造局译印《
近代中日基督教和平主义者的命运——
论文作者简介
编后记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