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当代西方宗教思潮研究:“新时代”运动、女权神学与后现代主义》(2023)

ChineseCS 新书出版评论94字数 4167阅读13分53秒阅读模式

当代西方宗教思潮研究:“新时代”运动、女权神学与后现代主义

卓新平:《当代西方宗教思潮研究:“新时代”运动、女权神学与后现代主义》(2023)

卓新平 著

2023年9月出版/168.00元

978-7-5228-1912-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书摘·结语

 

 

西方当代宗教思潮乃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不足百年的宗教思潮,而且在西方社会处境中显然是以基督教思潮为主,尤其反映出其神学理论的多元状况及未来走向。不过,其理论关注却又不限于20—21世纪的西方社会,而有着更加广远的时空涵括、纵横拓展。从时间上可以纵向追溯到古代《圣经》传统及古希腊思想精神,从空间上则可以横向关联到东西交往甚至全球覆盖。因此,西方当代宗教思潮乃是其整个思想史上最为多元、最为复杂、最有争议,也最富挑战性的时段。

 

限于篇幅,本研究集中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最为活跃、最引人注目,以及观点分歧亦最大的西方“新时代”运动宗教思潮、西方女权主义宗教神学思潮、西方后现代主义宗教思潮这三个方面。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共有的特点,说明当代西方宗教思潮所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及文化个性,并以此而可预测其未来发展的大致意向及多元趋势。当代西方宗教发展仍聚焦于宗教与科技、社会、政治及人类精神发展的关系,但其思考更深,视域更广。在全球化时代的同一地球,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尤其是与西方社会打交道,都需要对其宗教精神及发展现状有比较系统而透彻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中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其一,当代西方宗教在对待科技发展上有了新认识。随着人类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知拓展上取得成就,西方宗教尤其是“新时代”运动思潮对科技持有一种全新的接受、吸纳、运用之态度,并试图以其“返璞归真”之解释来把最新科技成就与古老宗教观念相对比,以说明现代科技成果实现了古代宗教的神话,这种“圆梦”也证实了古代宗教想象的真实性及“科学性”,因而借以反驳宗教与科学必然对立之说,认为在当代意义上已达到宗教与科学的协调甚至“共构”。这样,西方当代宗教发展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现代以来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及张力。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天讨论西方科学与宗教的真实关系时的一个必要关注点。

 

其二,西方当代宗教不再处于独立于世俗世界的“隔都”,而已全方位地融入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市场、网络、思想、文化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参与和积极的亮相,并发挥出重要作用。这样,“神圣”与“世俗”的界限已进一步模糊,故而著名宗教学者伊利亚德用今天社会的“圣显”(hierophany)来取代以往宗教的“神显”(theophany),指明世俗社会中的各种“圣显”乃与宗教世界的“神显”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所以,“宗教”与“非宗教”不再如以往那样清晰可辨,社会涌现出各种“准宗教”或“类宗教”现象,而对传统宗教也可以加以“非宗教式解释”;尤其是对作为当代西方信仰主体的基督教而言,传统的有神论观念开始被打破,已经出现了各种“非宗教的基督教”“无神论的基督教”“基督教的无神学”等说法,让人匪夷所思、难辨真假。

 

其三,西方当代宗教的神学体系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更多的包容性,基督教神学院已不再为“基督教”所独有,而成为各种宗教现象展示、各种宗教理论对话及融合的场所,出现了涵括各种宗教理论学说、吸纳不同宗教教义的“世界宗教神学”或“普世神学”。基督教的排他性、唯一性被边缘化,其“唯我独尊”“教会之外无拯救”论也失去了普遍市场。不过,在最近的“逆全球化”发展中,随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抬头,又开始出现在民族、宗教问题上选边站队、排除异己的迹象,“基督教中心主义”的所谓西方“主体意识”在重新得以加强,其后果如何还值得我们重新关注和认真研究。

 

其四,西方当代宗教在社会、政治参与上空前活跃,宗教“进入社会”与宗教的“祛魅”或“复魅”复杂交织,不少宗教思潮已经转化为社会运动或政治思潮,其“政治神学”“女权神学”的神学涵盖减少,政治及民权意向加强,不少宗教理论家转为社会活动家,其关注焦点也从神学问题、宗教诉求转向政治话题、社会要求,一些神学家走到了社会政治、民主人权、反种族及性别歧视等斗争的第一线,其宗教身份则反而日趋淡化。

 

其五,西方当代宗教的组织意识在弱化,“建构性”宗教与“弥散性”宗教杂糅并存、难分伯仲、不争高下、和平共处。随着精神灵修、心理治疗等群体的涌现及各种研修方式的存在,其与所谓“新兴宗教”的差距越来越小,而其理念及形态却越来越接近。这种群体修行活动与以往宗教传统中的朝觐、圣徒崇拜等形异神似,异曲同工,在传统组织性宗教不断衰弱、解体的过程中,这种“修行”团体(相对而言有别于神圣膜拜团体)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迅速发展壮大。这对我们认识、界定宗教提出了新要求,对如何处理好与宗教的关系也带来了新挑战。

 

其六,西方当代宗教“超越东西方”、融通东西方的意向明显加强,地域之隔、民族之分及文化之别已不再是东西方宗教对话的障碍,“东方神秘主义”对当代西方宗教意识的重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易”变、“道”通、“禅”意、“仙”境、“佛”悟、“梵”我等表述体现巨大的东方魅力。当西方宗教形而上体系、超验主义、终极实在、彼岸精神、绝对一神论受到冲击后,当代西方宗教出现了对东方宗教的逍遥精神、超越情怀的青睐,有着“跳出社会”“忘掉自我”的发展走向,也以“道法自然”、游玩于山水之间、陶醉于无我之中作为自我解脱之途,并把这种境界与宗教灵修紧密结合起来。

 

其七,西方当代宗教有着“回到原点”“不忘初心”的意欲,对保守主义的“回潮”或“回归”做出新的理解及诠释。他们认为人的原初本能可与天地通,神人不隔,故而可以万变不离其宗,“道通千古”,但这种能力却因人类的“进化”(或“原罪”)而被遗忘了、丢失了,故才“人心不古”“神性不再”。而它们现在则想通过信仰或训练恢复这种原始本能、“与神合一”。在相关努力中,它们除了有着回到“原教旨主义”的基要之态,也会结合西方科学主义与东方“天人合一”思想来对神人关系、神迹奇事甚至特异功能等重加解读,并出现了所谓神圣景观学(地理学)或神圣预测学(未来学)的发展走向,于此亦产生出典型的生态学关注。这样,它们相信“神”乃存在之真,具有超然、超越性质,而“精”则为人生之本,体现自然、内在现象;并在道教“内丹”修练中发现了人的“微观世界之调适”,以及在其“外丹”冶炼中察觉到物质“宏观世界之援助”,以此希望能打通内在与外在之隔,回到神人合一的原态。

 

其八,西方当代宗教也在克服单边主义、单线思维的自我孤立中找寻一种整体主义、全息思维,这样以人的主体性(社会性、生活性)为认识、思考之基来形成联动、联想和联觉,追求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抽象、体悟与推断等思维模式及方法范畴的有机统一,倡导对自我与世界的有机、辩证思考,以实现科学、玄学、神学(仙学)、人学的一体共构。在各种宗教有神论的包装中,其关注核心实质上乃集中在人的存在,及人之生活方式的存在,人与社会、自然之关系的存在。

 

 

虽然当代西方宗教思潮呈现出开放、开明的姿态,有着多元主义的发展及不同选择的并存,但其西方主体精神、西方文化主流意识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其调适、改革乃是为了在这个多元的世界更好地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因此,其审视既有着对广袤宇宙的探测,亦有着对生存世界的洞观,更有着对精神意蕴的哲思,从而不断丰富其信仰理解和灵性积淀。随着当下国际局势的剧变及西方意识的自我回归和内化,当代之变会更加明显,对我们的挑战亦更为严峻。我们要审时度势、注意流变,在积极推动国际对话、提倡多边及多元并存之际,仍需看清、体认到西方当代精神万花筒中所折射出的其所期望的“一枝独秀”之潜影和隐喻。

 

 

 

 

 

图书信息

 

图片
当代西方宗教思潮研究:

“新时代”运动、女权神学与后现代主义

卓新平 著

2023年8月出版/168.00元

978-7-5228-1912-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基督教现状与发展趋势”重大项目系列成果的延续和拓展,主要叙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宗教思潮的发展演变,重点探究“新时代”运动、女权神学与后现代主义这三种思潮,展示其发展趋势及时代特色。当代西方宗教在对待科技发展、融入社会等方面有了新认识,其思想体系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和更多的包容性,引起的分歧及争议亦更为明显。本书既有对这三种思潮代表人物生平及主要思想的细微分析,又有对其整体发展特征的宏观概括,是一部反映西方思想史最新发展的专题著作。

 

作者简介

卓新平,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欧洲宗教史学会终身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及学部主席团成员。

 

本书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绪论

 

第一编 西方“新时代”运动宗教思潮

 

第一章 “新时代”运动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基督教革新思潮之源

第二节 浪漫主义、生态主义思想之源

第三节 通神学、神智学及人智学之源

 

第二章 “新时代”运动的理论代表

第一节 卡普拉

一、生平与著作

二、“新时代”运动思潮的自然科学动因

三、与近代经典科学的分道扬镳及向古代宗教意蕴的返璞归真

四、卡普拉的基本思想框架

第二节 弗格森

一、生平与著述

二、主要思想

第三节 格罗夫

一、生平与著述

二、基本思想

第四节 贝特森

一、生平与著述

二、思想与特点

 

第三章 “新时代”运动的发展趋势及其特色

第一节 “新时代”运动预示当代世界发展已进入“时代”交接之转型

第二节 “新时代”运动表现出的“灵性”回归

第三节 “新时代”运动有着明显的折中主义趋势

第四节 “新时代”运动“中观”层面的社会关注及参与

第五节 “新时代”运动反映出神秘主义传统的“复魅”

第六节 “新时代”运动激活了秘术修行实践

第七节 “新时代”运动拉响了告别“基督教时代”的警报

第八节 简单结语

 

第二编 西方当代女权神学思潮

 

第四章 西方女权神学思潮的兴起及其问题意识

第一节 西方女权神学思潮兴起的社会及教会背景

第二节 西方女权神学思潮兴起的思想理论背景

第三节 西方女权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五章 北美女权神学思潮的主要代表

第一节 达莉

一、生平与著述

二、基本女权神学思想

第二节 鲁塞尔

一、生平与著述

二、基本女权神学思想

第三节 费约伦萨

一、生平与著述

二、基本女权神学思想

第四节 麦克法格

一、生平与著述

二、基本女权神学思想

第五节 北美其他女权神学思想家

第六节 美国女权神学的跨文化发展

一、美国黑人“妇女主义神学”思潮

二、美国“西班牙语族妇女神学”思潮

三、美国亚裔妇女神学及宗教思潮

 

第六章 欧洲女权神学思潮的主要代表

第一节 欧洲女权神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述

一、欧洲女权神学代表的分布

二、欧洲女权神学的发展变迁

三、欧洲女权神学家的相关著述

四、欧洲女权神学的特色及其共性

第二节 莫尔特曼-温德尔

一、生平与著述

二、基本女权思想

第三节 瑟勒

一、生平与著述

二、基本神学思想

第四节 乌苏拉·金

一、生平与著述

二、主要神学思想

第五节 格雷

一、生平与著述

二、基本神学思想

 

第七章 对西方女权神学思潮发展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西方女权神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一、女权神学的基本理解

二、女权神学运动的基本意向

第二节 西方女权神学思潮的理论构建

一、上帝论

二、基督论

三、罪恶论

四、教会论

五、圣母论

第三节 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神学思潮

 

第三编 西方后现代主义宗教思潮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思潮涌现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

一、“后现代主义”术语的出现及其反映的社会嬗变

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表述及思想代表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转型及对现代的解构

一、“后现代”对“现代”的解构

二、现代与后现代的转型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陈述

 

第九章 后现代神学思潮的发展

第一节 后现代神学思潮的兴起

一、后现代神学的类型

二、后现代神学意趣的演变

第二节 后现代神学的主要流派

一、后自由主义神学

二、后形而上神学

三、解构性神学

四、重建性神学

五、激进正统神学

 

结语

 

继续阅读
 
新书出版

《香港基督教史(1807-1997)》(2024)

《香港基督教史(1807-1997)》(2024) 書中進一步論述:基督教傳入香港的經過及其如何在香港生根和發展,教會於香港各個時期在醫療、教育、關顧弱小等方面的社會服務,以及在中國步向現代化進程中所...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