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至24日,上海大学第六届明清天主教研究工作坊于衡山北郊召开。本次工作坊由上海大学国际合作平台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以及波士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复旦大学、波士顿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十多位学者切磋研讨,气氛热烈。
明清时期,利玛窦、罗明坚等传教士的来华以及金尼阁七千册图书入华事件,标志着西洋知识、思想与信仰全面进入中国。外来文明的传入无疑对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均产生了全面的冲击及回应,本次工作坊以“外来文化与明清思想的转型”为主题,对中西新旧知识体系之间的交融碰撞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会议伊始,复旦大学李天纲老师进行了主旨发言。首先,对于明清之际中西知识文化相遇的相关研究现状,李天纲老师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归纳与展望。李天纲老师认为,回归思想史,重建整体性,是下一步需要完成的任务。这种整体性,是1980年代以后以社会学、文献学、比较研究为基础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整体性。
李天纲老师发言的主题为“沸腾的明末思想:王学、佛学、汉学与西学”。明末之时,清代考据之学的内在里路已有呈现,实学、古学、经学等等已蓬勃兴起。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的来华,使得西学在此背景下的强势切入,从而使得中西知识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相遇。在此过程中,王学、儒学、佛学、西学的沸腾,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激荡发展。文明之间的友好对话,给西学的传播与中学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此,友谊转换为信任,信任又转换为一种相互之间的信仰与皈依,相互接纳,彼此欣赏,正如徐光启所言的“翻译、会通、超圣”。李天纲教授指出,明末之际中西文化之间的会通与对话,体现了早期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价值,在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萨义德“东方主义”所构建的“想象中的东方”之下,显得尤为可贵。于今天看来,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主旨发言之后,会议进入了第二阶段。首先,波士顿大学梅欧金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清朝与欧洲的 ‘宗教’ 外交:康雍乾时的 ‘朝’ 和‘外交’思想”。在清代外交史上,清廷与罗马教廷的往来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篇章。由于教皇这一身份自然而来的宗教性质,中欧之间对于国际关系概念理解的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梅欧金教授通过对清代历任皇帝与教廷使臣交流的相关材料的剖析,探讨清政府与欧洲传教士对朝廷之定义的不同理解与反应,以此阐明在漫长的十八世纪中国外交理念的演变过程,以及外来文化与宗教是如何影响清代的外交理念与外交活动的。
复旦大学历史系陈拓博士发言的题目为“晚明内阁阁臣郑以伟与西学”,以官至内阁阁臣的郑以伟及其著述为个案,首先阐述其生平、著述,以及与传教士的交往经历;其次,对集中体现其西学观的《泰西水法》《七克》之序为中心,进行了教内教外版本的互证与文本细读,从而对郑以伟与原书著译者熊三拔、庞迪我之间的认识分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的时亮博士发言题目为“论晚明天主教教义对黄宗羲法政思想的影响——以《明夷待访录》为例的初步考察”。时亮博士认为,近数十年,学界对于黄宗羲和晚明天主教的关系及其所受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并未涉及黄宗羲法政思想的相关具体内容。因而,便以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明夷待访录》为例进行分析,来具体梳理黄宗羲所受的晚明天主教教义的影响。时亮博士的报告主要从《学校》、《阉宦 下》来进行分析和探寻,他认为,黄宗羲虽然并未并未直接表明他在人伦政事方面受到晚明天主教的影响,但是种种内证和旁证足以证明这种影响是存在的。
复旦大学王喜亮博士的发言题目为“《诵念珠规程》之作者及其所受中国影响考”。首先,王喜亮博士对《诵念珠规程》的真实作者进行考证。其次,又对《诵念珠规程》与天主教灵修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诵念珠规程》所受的中国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诵念珠规程》与徽派版画与董其昌画派之间都颇有渊源,在改编手法之中,也多借鉴了当时流行的戏曲及通俗小说中的插图,这是耶稣会士在差异之下做出的调试性策略的体现。
中南大学谭杰博士的发言题目为“文艺复兴伦理学思想在晚明的译介”。首先梳理了文艺复兴伦理学思想和耶稣会伦理学教育的两大传统:经院伦理学和人文主义伦理学。其次,介绍了文艺复兴伦理学思想的两大传统在晚明时期的译介,如高一志的《修身西学》、利玛窦的《二十五言》等等,之后阐述了人文主义伦理学与先秦经典论道方式的相似性。之后,又分别以高一志西学译著中的“四德”、利玛窦《二十五言》中的斯多亚伦理以及证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与道德教化为主题进行具体的讨论。晚明时期中西伦理学的首次碰撞,也能为当今世界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诸多启示。
复旦大学蒋硕博士的发言题目为“中国小说戏曲拉丁文译介的巅峰:论晁德蒞的翻译”。首先,对晁德蒞其人以及《中国文化教程》进行了简要介绍。晚清上海徐家汇地区的天主教神父晁德蒞编译的拉丁文五卷本《中国文化教程》是一部供来华传教士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课本。之后主要讨论了该书第一卷对通俗文学的译介中,晁德蒞对中国俗文学文本的选择原则、译文风格、译词研究、俗文学语汇等,并对注释等阐释文本的汉学建构与天主教阐发进行探讨。晁德蒞的《中国文化教程》不但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对中国俗文学翻译来说也属于空前绝后的译本。
浙江工业大学王定安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性天之学:以明清之际耶儒中道为中心”。首先阐述了当代学者关于儒家“超越性”的争论,其次阐述了明清以及西方传教士“宗教观”展开的基本路径“因达以达超性”,最后是清儒的性、天之论的讨论,主要以李之藻的《寰有诠》、凌廷论中庸与礼、戴震等人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上海师范大学纪建勋老师的发言题目为“上帝之赌:论基督教中国化与基督教神名的中国化”。明末清初的中西交流是早期全球化时代的重要一环,此阶段之内,欧洲的基督教与世界各地的文明尤其是与东方的儒教还在进行着一场影响深远的“上帝之赌”,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儒、释、耶诸家围绕天学进行了诸多争论,而深入基督教神名的中国化研究则是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因而,首先对早期“上帝”全球化的情况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于明末天学之种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则论及基督教中国化与基督教神名的中国化。
上海社科院李强博士的发言题目为“四百年来‘利徐谈道图’之变迁”。“利徐谈道图”呈现了明末耶稣会士利玛窦与奉教士大夫徐光启之间的历史交往。此图像的起源是来华新教传教士基歇尔《中国图说》中的插图,在此之后的晚清与民国时期,传教士们对此图进行了再次改编与利用,在增强信众宗教认同的同时,也注意提升教会群体对中国社会的认同。而当代上海画家的油画作品《利玛窦与徐光启的文化盟约》,更是反映了上海地方文化中的兼容并蓄和有容乃大。四百年来“利徐谈道图”之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主教本地化的历程,也成为了见证基督宗教中国化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上海大学肖清和老师的发言题目为“一天各表:儒家宗教性与儒耶对话”。先秦时期儒家经典中的“天”、“上帝”具有比较强的宗教性特征,但在宋明理学之中,对天的宗教性解释比较弱。晚明时期随着天主教的入华,士大夫开始恢复或强化儒家的宗教性,突出天的赏罚功能。在此背景之下,东西之间、儒耶之间展开了交流与对话。对此,利玛窦、徐光启、王徵、张星曜等均在作品中均有涉及,阐述了赏罚之上帝。之后,随着礼仪之争的白热化,形式逐渐严峻,儒耶之间的对话与融合就此中断。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本身的宗教性被基督教所借用而进行改造是研究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很好的切入点。明末天主教来华和与儒家在宗教方面的对话和融合的尝试,也有益于思考儒家宗教性与汉语神学的构建。
之后,与会各位学者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热切的讨论与发言,在学术互动与碰撞的过程中,相关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反思与探究。会议尾声阶段,梅欧金老师、李天纲老师、肖清和老师分别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梅欧金老师提出,不论是历史、哲学、抑或是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外文资料的运用与翻译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国外的数据库以及手稿资料等等。李天纲老师则提出了展望,作为紧密的学术群体,后辈学者承担着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的责任,尤其在方法论的讨论之上可以更为深入。肖清和老师指出,在资料充足的情况之下,或可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最后,本次工作坊在掌声中圆满落幕。
明清之际外来文化的传入促进了明清思想的转型,并最终导致了之后十九世纪传统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瓦解。同时,中国宗教与哲学在西方的传播亦引发了十八世纪的“中国热”,中西文化之间平等交流对话的模式,给予今人深刻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许懿供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