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出版

ChineseCS 新书出版评论5,637字数 2881阅读9分36秒阅读模式

《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出版-图片1

 

《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出版-图片2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张西平教授、任大援教授,梵蒂冈图书馆副馆长裴佐宁(Ambrogio M. Piazzoni)博士,意大利罗马智慧大学副校长马西尼(Federico Masini)博士主编,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梵蒂冈图书馆、罗马智慧大学、大象出版社合作,进行了六年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整理类项目、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首批成果出版,这是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积极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中国学术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2000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成果之一。

梵蒂冈图书馆(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作为欧洲收藏汉籍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其收藏汉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末。据初步统计,梵蒂冈图书馆现藏汉籍1300余部,大致可以分为六类:基督宗教类、西方科学类、中国古籍类、辞典类、艺术类、舆图星图类。这批文献,对中国明清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天主教史、中国翻译史、中国语言史乃至对西方汉学史和全球化史研究,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但长期以来,这批稀世珍宝只能沉睡于梵蒂冈图书馆中,难于为学者利用。张西平教授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一直关注这批文献,曾先后数十次前往罗马对其进行研究,写下的读书笔记有十一册之多。在其积极推动下,2008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批准了“罗马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收集与整理”项目。尔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梵蒂冈图书馆、罗马智慧大学、大象出版社。由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张西平教授、任大援教授,裴佐宁(Ambrogio M. Piazzoni)博士,马西尼(Federico Masini)博士共同担任主编。同时邀请国内科技史专家汪前进、石云里、张柏春教授,宗教史专家卓新平教授,以及梵蒂冈图书馆东亚部负责人余东博士等担任编委,协力促进了这批文献的回归面世。

该丛刊共分四辑出版,总计300册,此次推出的第一辑包含44册,辑录梵蒂冈图书馆所藏170种珍贵汉籍文献,包含多种孤本和从未面世的珍贵文献。而且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文献内容的完整性,原貌呈现这批饱经沧桑的古籍,本丛刊采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倡导的灰度图仿真印刷方式,有着丰富细腻层次的图片,故其既具有重大的文献价值,又兼具极高的版本鉴定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在收录文献之珍稀、版本之精良、内容之完善等方面,此次出版的文献较此前同类著作,均有较大程度的超越。

总的来看,该丛刊是中国学术界近百年来,对欧洲所藏中国文献的复制、整理、出版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亦是继敦煌文献回到中国以来,在中国出版的最大一批欧洲所藏的中文历史文献,必将有力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此批文献及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新闻来源:http://www.sinologybeijing.net/cn/detail/13606

 

1月22日,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主办了《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新书出版座谈会,中、意、梵各界人士参加了座谈会。据悉,这是继敦煌文献复制回归中国以后,在中国复制出版的最大一批欧洲所藏的中文历史文献,是近百年来中国学术发展史和出版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梵蒂冈图书馆是欧洲收藏汉籍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之一。据学者研究,其收藏汉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末,现藏汉籍约1300余部。但长期以来,这批稀世珍宝只能沉睡于梵蒂冈图书馆中,难于为学者利用。2008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批准了“罗马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收集与整理”项目,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从项目筹备、启动到具体实施,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马西尼教授介绍说:“这是罗马大学孔子学院的一个项目,我们从第一年开始就申请了汉办的经费。这个项目的启动是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一起构想的,之后这个项目的发展一直得到了汉办和罗马大学孔子学院的大力支持。”

  关于该项目的意义,丛刊主编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张西平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重刊的出版,是中国学术界近百年来,对欧洲所藏中国文献复制、整理、出版的最重要成果之一。这批文献的出版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史、明清史、中国天主教史、中国翻译史、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中国近代科技史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张西平教授认为,尽管关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文献在台湾已经出版了一些,但是只要梵蒂冈图书馆的文献没有出版,这批文献的主题部分就没有整体呈现出来。他认为,梵蒂冈图书馆收藏的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收藏最全、价值最大,是代表着中国与西方首次相遇的最重要文献。

  马西尼教授对张西平教授的评价表示认同,他认为这些文献的重刊,为中国学者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交流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非常重要,因为这些书在欧洲已经沉睡了400多年,现在有机会回到中国,给中国读者和中国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掀开了)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交流新的一页。”

  张西平教授评价说,本次重刊的文献对中国的学术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晚晴以后,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恶化,中国采取了百年禁教,同时很多文献也被烧毁,不复存在,而梵蒂冈图书馆保存了大量的中国没有的文献,为从源头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提供了资料:“实际上中国对西学学习的源头是在这一阶段,因此大量的文献对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史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一谈中西文化交流史都谈敦煌文献,是唐代的时候,它的文化价值更高,因为从历史来说它是唐代的,但是从当代来说,(本次重刊的)这批文献具有更大的启示性,因为它是中国和西方关系的源头,我们认识西方的根在这里,就在这200年间。”

  张西平教授同时认为,本丛刊的出版除具有学术价值之外,也对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鉴具有启示意义:“另一方面,这个项目也有当代的意义。我认为,在整个人类史上,特别是我们和欧洲的文化交流史上,只有200年间是平等的,这就是晚明到清中期,到1840年以前,双方都是互相仰慕、互相学习。我们学习西方的天文、历算,他们的思想家伏尔泰、莱布尼茨学习中国的哲学和儒家思想,向中世纪的神学和梵蒂冈提出了批评,对中国充满仰慕之情。这段历史虽然被1840年西方强势文化以后的欧洲中心主义所取代,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习主席提出了文明互鉴的理论,显然它的文化价值还是很高的。欧洲应该重新回到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中国和其它不同的文化,真正做到文明互鉴。因此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历史学上重构历史400年历史的项目,它对启示今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觉得它的文化价值还是比较大的。”

  《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历经编写组将近八年的持续努力,最终于去年八月陆续由大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丛刊计划分四辑出版,总计300册。目前已经出版完成的第一辑共44册,辑录了梵蒂冈图书馆所藏170种珍贵汉籍文献,其中包括多种孤本。

继续阅读
 最后更新:2015-3-21
《祝石集(附朱大典集)》(2024) 新书出版

《祝石集(附朱大典集)》(2024)

按:冯文昌、祝石、吴历等均为清初天主教徒、遗民;朱大典与传教士、天主教徒往来密切,曾与金声等一起被徐光启推荐主持修历,后殉国而死。   点校者:金晓刚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