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渊:《中国古代基督教研究》(2013)

ChineseCS 最新论文评论4,630字数 2573阅读8分34秒阅读模式

【摘要】:在世界基督教的历史中,依托于欧洲文明的西方基督教成为基督教史的主流,具有同样深厚渊源的东方基督教却在历史长河中湮没不闻。直到《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之后,西方世界才开始重新认识基督教在东方传播的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之后,随着敦煌景教写本的发现,中国古代基督教的历史再度成为学者关注的领域。本文继承前人研究成果,从景教的出现和发展过程、景教的教义和神学思想、基督教的本土化及其社会历史条件三个方面探讨基督教(景教和也里可温)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对以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做出梳理,介绍本项选题的学术意义,并对所用的主要资料和研究方法作简要介绍。 第二章回顾了景教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汇与融合,景教即这种文明融合的结晶之一。它源于基督教向东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波斯教会,经过中亚,传入唐朝的西北边疆地区。唐太宗贞观年间,进入中国内地,在唐朝的活动长达二百余年。会昌教难之后,又从内地转向边疆地区,随着元朝建立后边疆民族向中国内地的迁移,景教再度进入中原,并传播到东南、西南地区。自唐代初年至元代末年,尽管景教传播与发展的空间发生转移,从纵向的时间之轴上来看,景教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并未间断,而是保持了连贯性与延续性。 第三章讨论景教的教义和神学思想。基督教在东方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教义和神学思想。本文将初唐与中、晚唐两个不同时期景教文献的文本加以比较,寻找景教教义及思想内涵的前后变化。同时,归纳前后两个时期教义的同一性。与正统的基督教的神学思想比较,可知景教在神论、基督论、人性论、救赎论、末世论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与景教对摩尼教、火袄教、中国传统思想和宗教教义的吸收有关。 第四章主要探讨景教的本土化过程及其制约因素。景教是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基督教,其形成与发展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唐王朝的政教关系、对外关系等对景教本土化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样,也里可温的本土化也与元代政治、宗教政策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从宗教自身的策略来看,景教和也里可温都采纳了政教密切式的传教策略,并利用基督教的文化特长增加自身的影响力。此外,景教徒与也里可温的汉化、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以及基督教会内部的分歧等因素也影响着基督教的发展。 在结语,强调中国古代基督教史既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排他性,又反映出基督教的自身独一性与文化背景多元性。这些因素最终影响着基督教的本土化。本项研究的特点系考虑中国在世界历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更因东方教会所具有的世界性特征,对景教的研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世界史中展开。通过本研究更显示出在中国展开的古代东方基督教的历史的面貌。并对于中国基督教的现在和未来提供一个长时段观察的视角。 本文注重资料的收集与运用。首先是尽量运用汉文文献中有关景教与也里可温的记载,包括《册府元龟》、《唐会要》、《通制条格》等,为弥补汉文典籍有关景教记载过于简略之不足,本文也注重运用西方文献中有关景教的记载。此外,还利用了碑刻等出土文献,尤其是在对西北边疆基督教历史的梳理中,利用相关考古研究成果。正是借重于国内与国外的历史文献,并将之与考古发现和出土文物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本文得以“还原”基督教传播与发展的历史。 其次,重视基督教神学资料的运用。除了利用《一神论》、《序听迷诗所经》等汉文景教经典之外,《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相关章节也被视为重要文献。本文对景教神学思想的分析,正是基于汉文景教文献与《圣经》的文本比较。此外,本项研究还大量采用了国外学者有关基督教教义及神学思想的研究成果,将其中揭示的基督教教义和神学思想与景教加以对比。 第三,注重运用汉语学术界以外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韩国基督教史学者的研究成果。韩国基督教史学界对世界基督教史、东方基督教、东方文化与基督教等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这些成果尚未翻译成中文。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将其中有关景教、基督教神学、景教神学思想等内容翻译成中文,系首次向中国学者介绍这些研究成果。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作为基督教本土化研究的重点,笔者试图宗教教义和神学思想的系统性研究;将景教文献的内容按神论、基督论、救赎论等五个方面的基督教神学主题分类后再综合,而与西方正统基督教思想比较,揭示景教神学思想的特征。其二,本文对景教的研究并不限于宗教史的范畴,而是将景教置于国家政权、民族关系、社会结构、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所构成的社会整体中予以考察。其三,本研究不仅局限于古代中国基督教史,而对于基督教的未来研究也提供视角。在21世纪,中国面临着多角度的外交政策。宗教政策也是其中之一。 今天的基督教是基督教传教历史上的第五次来华的。本研究已考察了在中原文化历史数百年间,基督教被视为外来宗教。今天的基督教怎么克服这问题,并宗教政策的宽容程度是决定未来基督教历史发展行程的关键。

【关键词】:“唐·元二代宗教” “景教” “基督教的本土化”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79
【目录】:
摘要3-6
Abstract6-13
第一章 绪论13-23
第一节 研究史的回顾13-17
一、发现与开创时期13-14
二、20世纪60至80年代14-15
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15-17
第二节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17-18
第三节 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18-23
第二章 景教的出现和发展23-47
第一节 聂斯托利派景教23-28
一、聂斯托利派景教的定义23-24
二、景教的起源:聂斯托利派24-25
三、景教与波斯教会25-27
四、景教与基督教27-28
第二节 唐代之前基督教的传入28-32
一、汉代的丝绸之路29-30
二、西域基督教的传入30-32
第三节 唐元时期基督教32-45
一、唐代景教32-35
二、西北边疆地区的景教35-38
三、元代也里可温38-45
小结45-47
第三章 景教的教义和神学思想47-111
第一节 景教文献的分类47-60
一、《序听迷诗所经》48-49
二、《一神论》49-52
三、《宣元至本经》52-54
四、《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54
五、《志玄安乐经》54-55
六、《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55-58
七、《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58-59
八、《尊经》59-60
第二节 景教文献的翻译60-74
一、神名60-62
二、固有名词、神职身份的翻译62-63
三、《圣经》翻译63-67
四、佛教、道教及儒学用语的运用67-74
第三节 景教的教义74-99
一、神论74-81
二、基督论81-86
三、人性论86-88
四、救赎论88-95
五、末世论95-97
六、景教教义的特征:与当时西方基督教会的差异97-99
第四节 景教思想与释·道·儒思想99-105
一、景教与佛教99-101
二、景教与道教101-103
三、景教与儒学103-105
第五节 景教与波斯各种宗教思想105-108
一、景教与摩尼教105-107
二、景教与火袄教107-108
小结108-111
第四章 社会历史条件与基督教的本土化111-147
第一节 唐代景教的政教关系111-119
一、对外政策111-113
二、宗教政策113-116
三、政教密切式传教116-119
第二节 景教徒的社会性实践119-126
一、经济活动119-121
二、社会与文化活动121-124
三、景教徒之汉化趋势124-126
第三节 元代也里可温的社会性实践126-130
一、密切政教关系126-128
二、利用文化特长128
三、基督教世家之出现与其转变128-130
第四节 唐景教与元也里可温的衰落130-143
一、唐末景教衰落的因素131-138
二、元代也里可温衰落的原因138-143
小结143-147
结语147-151
附录151-171
参考文献171-181
致谢181-183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183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